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潘瑞冬
胰岛素生产企业甘李药业(603087.SH)业绩表现亮眼。
7月9日晚间,甘李药业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亿元到6.4亿元,同比增加100.73%到114.12%;实现扣非净利润4.6亿元到5亿元,同比增加262.47%到293.99%。
对于业绩增长,甘李药业表示,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公司成功实现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产品价格合理回升形成量价齐升的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甘李药业正在进行股份回购,截至6月末,公司回购金额累计1.5亿元,达到回购计划的下限。
市场份额扩大业绩增长
资料显示,甘李药业是国内领先掌握产业化生产胰岛素类似物技术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具备完整胰岛素研发管线,产品覆盖长效、速效、预混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2020年,甘李药业登陆A股。
上市前后,甘李药业的业绩虽然曾出现波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2017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3.71亿元增长至36.1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0.8亿元增长至14.53亿元。其中,2021年营收及净利均达到公司创立以来新高。
2021年11月,胰岛素专项集采正式启动,甘李药业6款产品以较低价格中标。受此影响,2022年,甘李药业的营业收入下滑52.6%至17.12亿元,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为-4.4亿元。
集采让业绩陷入阵痛,但也让甘李药业借此提升了市场份额。2023年和2024年,公司的业绩大幅回升,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6.08亿元、30.45亿元,同比增长52.31%、16.77%;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6.15亿元,同比增长177.37%、80.75%。
7月9日晚间,甘李药业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亿元到6.4亿元,同比增加100.73%到114.12%;实现扣非净利润4.6亿元到5亿元,同比增加262.47%到293.99%。
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5亿元、3.12亿元,同比增长75.76%、224.9%。粗略计算,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区间为2.88亿元至3.28亿元,同比增长41.87%至61.58%。至此,公司已经连续9个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预增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的显著提升及费用的精细化管控。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公司成功实现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其中2024年接续集采协议量较上次集采增长32.6%,产品价格合理回升形成量价齐升的协同效应。2025年上半年,公司借助集采市场覆盖优势,深耕各层级市场,产品销量增长显著。
回购金额已达计划下限
业绩向好的同时,甘李药业稳步推进回购事项。
7月1日晚间,甘李药业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354.00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5890%,成交最高价为45.14元/股,成交最低价为37.65元/股,已支付的资金总额约为1.5亿元,已经达到回购区间下限。
本轮回购于2024年9月推出,按计划,公司拟耗资1.5亿元至3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62.76元/股(含)。回购股份用途原计划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后调整为用于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分红方面,上市以来,甘李药业进行了6次分红。同花顺数据显示,自2020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金额达16.12亿元,分红率为34.45%。
需要注意的是,甘李药业的股东、高管和董事计划减持。
根据7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股东北京旭特宏达科技有限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数量不超过339.9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57%。公司董事焦娇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6.75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0112%。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孙程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2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0033%。
其中,旭特宏达拟减持原因为员工持股平台已离职员工的退出资金需求;焦娇、孙程拟减持原因均为偿还个人债务。
专业实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